化學院邀請方維海院士張東輝院士謝代前教授來校開展學術交流
11月1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方維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東輝以及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謝代前教授應邀來校開展學術交流,并在中心校區(qū)化學老樓學術報告廳舉行了報告會。
報告由化學與化工學院劉成卜教授主持。方維海院士作了題為“非絕熱化學的基礎和前沿”的學術報告,方維海院士從Born-Oppenheimer近似出發(fā),引出了超越該近似的非絕熱化學概念,并通過介紹勢能面交叉和相關的非絕熱過程讓同學們定性地理解了非絕熱化學。他講到,非絕熱效應起源于原子核與電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具有量子屬性;目前對非絕熱效應的處理主要是建立在絕熱近似基礎之上,缺乏嚴格的量子力學基礎;完全摒棄定核近似假設,并從量子力學基本原理出發(fā),提出新的基本假設,發(fā)展非絕熱化學基本理論,建立非絕熱化學新的理論框架將是未來的挑戰(zhàn)。
張東輝院士的報告題目為“化學反應動力學的理論研究”。他從兩個方面介紹了其團隊的主要工作。首先是勢能面的構造,其團隊發(fā)展了多種方法構造高精度勢能面,特別是最近借助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擬合方法的發(fā)展使多原子體系精確反應勢能面的構造成為可能。另一方面是發(fā)展有效的量子動力學方法研究多種典型體系的化學反應過程,并取得了重大進展,如解決了四原子量子散射問題等。最后他強調(diào),對于復雜的多原子反應,理論與實驗都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理論與實驗的結合變得更為重要,而這一方面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謝代前教授作了題為“小分子光解反應中的量子干涉效應”的學術報告。他介紹了量子干涉效應、雙縫實驗等基本知識,講解了現(xiàn)階段所開展的三原子體系量子干涉效應的理論研究,并提出下一階段將進行對四原子體系的探索。
報告結束后,聽會師生與三位學者通過問答的方式進行了深入交流。
【供稿單位:化學院????作者:張瀟? ? ? 本文選自山東大學官網(wǎng)】
電視技術
合作期刊 - 國家級期刊
廣州化工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大經(jīng)貿(mào)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全國流通經(jīng)濟
合作期刊 - 國家級期刊
包裝世界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中國物流與采購
合作期刊 - 國家級期刊
信息周刊
信息科技 - 國家級期刊
產(chǎn)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
信息科技 - 省級期刊
中外交流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青年時代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