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神秘的撞擊在火星表面留下了20億個隕石坑
上面有很多隕石坑火星,尤其是與地球相比。這主要是由于缺乏風化力和強大的板塊構造,這些構造破壞了對我們地球的這種撞擊的形成。
然而,并非所有火星上的隕石坑都是由小行星影響。其中許多是由小行星撞擊的噴射物落回地球引起的。最近的一項研究它得出的結論是,火星上的一個大型撞擊坑在近2000公里外創(chuàng)造了超過20億個其他較小的隕石坑。
這項研究在德克薩斯州舉行的第55屆年度月球和行星科學會議上發(fā)布,重點關注一個名為科林托的隕石坑。它位于極樂世界平原,距離這顆紅色星球的赤道以北僅約 17 度。
按照火星的標準,這是一個相對年輕的隕石坑,科學家對其年齡的最佳估計是大約234萬年前。不過,對于如此年輕的人來說,這是相當大的,因為它的大小平均撞擊之間的時間約為300萬年。因此,科學家們認為它可能是火星上最近一個隕石坑。
不過,這并不是它有趣的原因。它有一個廣泛的“射線系統”。這意味著大量的噴射物從撞擊地點被拋出并降落在行星的其他地方,從中心撞擊點產生“射線”,即使在今天也可以在行星表面的地圖上看到。
科林托隕石坑直徑約14公里,深1公里。它的內碗上有其他較小的隕石坑,這些隕石坑是撞擊時發(fā)生的。有跡象表明,當它被擊中時,它充滿了水冰,因為在撞擊后,過熱的冰似乎有一些脫氣。計算表明,從直線開始,撞擊角相對較陡,約為30-45度,撞擊器似乎來自北方。
因此,大部分噴射撞擊場位于隕石坑的南部,尤其是西南部。雖然一些次級噴射隕石坑位于主隕石坑的北部,但很明顯,撞擊器的角度足夠大,足以將大多數噴射物推向南方。
在幾百萬年后追蹤這種噴射物的路徑并不容易??茖W家們使用了HiRISE和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上的Context Camera(CTX)收集的數據,并分析了科林托主隕石坑周圍較小隕石坑的特征。特別是,他們尋找看起來像是由噴射物而不是行星際撞擊器引起的隕石坑。
他們將發(fā)現的不同類型的噴射隕石坑分為五個不同的“相”,主要關注它們與主隕石坑的距離。每個相都有其獨特的特征。例如,最接近主隕石坑的0相是半圓形的,似乎沒有任何噴射物,或者有非常明顯的邊緣。另一方面,相3隕石坑又長又窄,而不是半圓形的(暗示有什么東西滾過來形成它們),并且在MRO圖像中顯示非常明亮。
這篇論文的兩個主要發(fā)現可能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科學家們發(fā)現,有近20億個大于10米的二次撞擊坑是由科林托的噴射物造成的。而那些次級隕石坑出現在1850公里之外。到目前為止,這將使它成為最近火星隕石坑中最具影響力的(雙關語),就其噴射物的絕對數量和距離而言。
這篇論文沒有說明這對我們更廣泛地理解這顆紅色星球上的這些過程可能意味著什么,也沒有說明未來可能完成的工作——本文審查的版本只有兩頁。但是,就像科學中的大多數事情一樣,一個新的記錄 - 在這種情況下,二次撞擊坑的距離和數量,吸引了更多的研究,所以我們必須看看未來可以對這個有趣的火星隕石坑做出什么發(fā)現。